企业数字化转型:如何避免被软件公司绑架?

2024年12月05日
管理课堂

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时,最让人担忧的主要有两个问题:选择错误的软件和被软件公司控制。系统选型的阶段就像恋爱结婚,如果选择不当,可能导致相互嫌弃、争吵不断,甚至关系破裂。这种情况与企业数字化建设中的场景非常相似。

若企业在选择软件供应商时出错,会出现什么后果?

实施过程中互相指责: 企业会抱怨软件公司的实施能力不足,而软件公司则会指责企业缺乏配合和管理。

问题出现时推卸责任: 企业认为系统难以使用,而软件公司则认为是因为员工素质不高或需求模糊。

项目烂尾并拉黑对方: 最终,项目未能成功落地,企业觉得遭受了欺骗,并将软件公司拉入黑名单,不再合作;而软件公司则认为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,自然不会为此承担责任。

以上情形常见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只要沟通得当,这些问题大多可以得到解决。然而,更加棘手的是即便系统上线顺利,但当需要技术升级、二次开发或接口支持时,若无法满足需求,就会感叹:“我们被软件公司绑架了。”

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

二次开发虽然可以,但“得加钱,加多少由我说了算”。

技术升级没有问题,但跨版本的升级需要额外付费。

数据接口提供没问题,但是也要“给钱哦”,金额由他们决定。

俗话说,“谈钱伤感情”,但在数字化建设中谈钱实属无奈。绝大多数传统企业本就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,在领导终于同意引进系统后,却又因效果未能显著而需再次投入资金,让领导倍感压力。

然而,当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并积累了数据后,不花钱进行二次开发或升级,就无法满足业务需求;即使想花钱,却发现软件公司的报价让人难以接受,他们的解释往往是“开发人工成本高”。

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有几点:

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团队,目前仅能进行系统运维。

部分本地软件公司只有营销能力,没有强大的技术团队,只能依赖异地总部来处理相关开发,以至于产生高昂的费用。例如某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软件公司,其收费标准自然按当地人工成本核算,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巨大。

核心技术如源代码和数据库字典表掌握在供应商手中,即便企业具备一定技术实力,也难以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。

因此,从双方角度来看,这一现象都显得无奈。当然,也有一些供应商为了追求业绩故意制造这种情况,因为他们清楚,一旦客户深入使用该套系统,就很难舍弃重新开始,所以通过这种方式牢牢把控住客户,让其不得不继续合作。于是许多企业感慨:“我们被软件公司绑架了!”

除了二次开发外,多系统集成打通的问题同样存在。在缺乏技术能力时,企业只能依赖供应商提供数据接口。一般而言,一些标准接口是可以免费提供的,但特定业务场景的数据打通就需要额外支付费用,由于工作量不同,费用通常由供应商自行决定,因此可想而知报价可能十分高昂。而为了实现数据整合,公司不得不忍痛付费,再次发出无奈之声:“又被技术绑架了!”

此外,还有一种情况让企业特别无奈,那就是修复软件BUG及售后服务的问题。在实施期间,如果出现BUG故障,处理速度往往很快,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上线时间及验收费用。然而一旦进入维护阶段,其解决 BUG 的效率却急剧下降,有时一个小故障可能需要几周才能修复,这使得业务部门怨声载道。

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?分析如下:

软件公司需要不断拓展客户以维持生存和盈利,无可厚非,但市场扩张往往意味着牺牲对老客户的服务质量。在实施阶段快速响应,是因为急需回笼资金,因此有限的人力资源只能牺牲老客户利益来实现目标。

大部分软件公司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,大多重视商务前期,而忽略了客户应用过程中的服务支持。

即使拥有售后客服部门,其内部地位低且缺乏话语权,使大量售后问题堆积,让老客户一直排队等待解决方案。

这些都是在应用过程中令企业困扰的问题,此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务约束力,很难制约供方行为。如果拒绝支付年运维费用,那么一些厂家可能会直接停止服务,对于没有技术力量支撑的企业来说,这是不可承受之重。因此,这些企业不得不接受当前服务现状,并再一次感叹:“我们被绑架了!”

常常开玩笑说,“签合同之前我是甲方,而合同签订之后你们就是甲方。”这句调侃中满含着无奈,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,从某种程度上讲,确实导致了很多被动局面。“被绑架”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状态,是因为自身缺乏能力,只能接受现实。那么,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?如果前期考虑周全,有些麻烦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。这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专业的信息部门,对细节有所了解。例如,在选型阶段,应优先选择本地优秀的软件供应商,以保证良好的现场服务能力。同时,对于二次开发所需费用及数据接口等相关条款,应提前在商务谈判中明确写入合同,不应相信口头承诺。此外,对于售后服务效率的问题,无奈之下只能靠脸熟与关系,希望供应商能够真正意识到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性,以客户为中心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话,更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。


版权声明
本文内容为程高社/程高社成员的原创内容,如有转载,请注明转载自程高社-原作者

相关内容